想过让AI来完成这个话题,我知道它无法感同身受,我还是自己写吧。
恍恍惚惚四十年,回想起来,做过很多次选择,或者说做过很多次很不理想的选择。这些选择带来的影响可能比努力工作二十年来的意义都大。
选择大学和选择专业。
高考结束的时候,拿着628分湖北省前1200名的高考成绩,我当时甚至不知道什么是211,什么是985。没有人告诉我,大学是什么,不同的大学有什么不一样,没人告诉我各个专业是干什么的。我只是按照大学排名、专业排名去选一个稳上的。那时内心中就有软件开发的种子,但是我对面前的选择一无所知。好在母校的电气在全国数一数二。
选择工作。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感性上头,选择去考研,而没有去考虑我这个专业的本科生多么容易去电力系统工作。考研失败后,匆匆投了一个简历就进入了职场,来之前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干的是什么方向,就这么定了,只是知道这个企业是大型知名央企。
选择户口。
来到工作的地方,面临买房落户的问题,我把户口从农村签到了城市。这也是一次缺少理智的选择,夫妻有一人落户就完全可以解决上学等问题,而且农村户口只出不进。我当时甚至都没有考虑这些问题,轻描淡写的就迁了。
选择买房。
买房时我们因为房源紧张,迅速的下决定了,只买了两居室。当时夫妻俩人即使不考虑二胎,那也得考虑老人照顾孩子的卧室吧。但是我们没有。而如今房价下行,我们面临着改善型的刚需,进退两难。
选择婚姻。
我的老婆很好,但是这不能掩盖我得婚姻是在对婚姻和选择伴侣毫无见解的情况下完成的。我不能说我的婚姻不好,但是我想说,理想的婚姻应该是彼此欣赏互相成就。上等的婚姻应该是资源上的互补,精神上的互助,是彼此的救赎。
选择岗位。
工作以来,我换过多个岗位,尽管我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表现的很出色,都是优秀。但是却出现了更多的机遇流失,生不逢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这个世界,建立了自己的思维,却也发现自己积重难返。
这四十年来,不合适乃至错误的选择不胜枚举。如果没有学霸属性托底,我相信我的多个选择早已让我万劫不复。在一次次选择中我像是一个迷路的孩子,每次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时,父母、亲戚、朋友,没有人能够帮助我哪怕一二。而我对这个世界不够了解,我的认知很肤浅,我对人性的理解很不够。
选择远远比努力更重要,这是我花了半辈子才逐渐理解的真理。选择需要基于大量的信息,需要基于对事物高度的认知,需要基于对社会运行逻辑的深层次理解。
选择的能力比努力更加昂贵。
同道中人呀,我也是电气没去电网,读研换了方向,其实我研一的时候就知道选择脱轨了,行业的性质远大于个人的能耐,不过现在想想出生也不是我的选择,人生的可控性从来不在我的手里,但是我会成为一个在任何地方都能汲取幸福的向日葵,我能免疫任何扫兴之人的攻击,好像任何事情都不能使我沮丧了,但愉悦也是淡淡的,就是宁静,或者说死寂,我分不清这是抑郁,还是强大……
你的心态很强大,很棒
加油
选对以后的选择题就好啦。